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,通过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科技项目,推动科技防灾减灾工作的持续发展。例如,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—2020年)》等政策文件对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,通过国家973计划、863计划等全面支持防灾减灾工作。
自动化监测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、仪器仪表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手段,对特定对象进行实时、在线、连续的监测和控制的技术。它能够实时收集和处理数据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,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,确保过程的稳定、高效和安全。
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部分、数据采集系统、边缘计算网关、数据传输系统、监测管理系统和监测大屏等部分组成。
自动化监测的优势
自动化监测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监测具有多方面的优势:
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
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不仅显著提升了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及应急响应的效率,也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、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建设各行业自动化监测方案
润林监测在自研、生产及销售产品的同时,还为用户客订化提供地质灾害监测、水利大坝安全监测、水文雨情监测、水质监测、矿山安全监测、公路边坡安全监测、桥梁结构健康监测、高层建筑结构在线监测等“端+云+算”安全监测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
自动化监测未来发展趋势
自动化监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智能化、网络化、集成化、标准化和规范化。
智能化:通过引入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,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、设备、流程等各个方面的智能感知、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。
网络化:通过将各个监测点、设备、系统连接起来,构建成一个庞大的监测网络,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、远程监控和协同作业。
集成化:通过将不同类型、不同功能的监测系统集成在一起,实现对环境、设备、流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监测和管理。
标准化和规范化:随着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,行业标准和规范可能会逐渐形成。这将有助于促进技术的互操作性和普及,降低应用门槛。
技术的革新极大地提升了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及监测能力,推动了快速决策,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,并加快了对交通闭塞和受灾严重区域的应急响应速度。自动化监测对于应对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